- 王俊;李良;李化阳;姚玉;王霞;赵勇;
重点研究了晶体硅太阳电池正面主栅结构,从正面银浆单耗、电性能、组件焊接拉力等方面进行了工艺优化,在保证电性能效率和组件焊接拉力的情况下,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2019年10期 No.306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2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云平;刘恒;张志祥;
通过对部分热斑组件与正常组件进行红外热成像测试及I-V测试,并对I-V曲线特定区间进行线性拟合分析,确定热斑在I-V曲线上的特征参数,并以线性拟合度R2≥0.99、热斑电池的发热功率PS≥50 W作为热斑检测的判定条件;基于光伏组件热斑原理,以及热斑电池漏电流和反偏电压特征,分析了热斑组件的无阶梯型I-V曲线和有阶梯型I-V曲线两种I-V曲线类型。
2019年10期 No.306 33-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4K] [下载次数:4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鲍军;朱晓岗;刘毅;
对11款光伏背板用国产氟膜——PVDF膜和1款进口氟膜——PVF膜的物料成分及基础性能进行了研究,探讨了PVDF膜的质量状况,并比较了PVDF膜与PVF膜之间的差距。研究表明:PVDF膜的质量水平已接近PVF膜,部分PVDF膜的性能优异。
2019年10期 No.306 40-4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5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 ] - 姚玉;李良;李化阳;王霞;王俊;赵勇;
为改善多晶硅片在管式PECVD设备中的镀膜均匀性,主要从镀膜工艺参数的设定、硅片制绒面反射率及石墨舟状态这3个方面进行了镀膜均匀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保证良率的前提下,当外层压力为1700 mTorr、内层氮硅比为4.487、射频功率为7600 W时,调节直接链接变量(DLV)优化石墨舟各区温度且定期清理腔体内部的碎片可改善镀膜均匀性;在一定范围内,制绒面反射率增加,片内均匀性更优;新石墨舟对镀膜均匀性有明显改善,在使用周期内,运行30次时均匀性达到最优。
2019年10期 No.306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0K] [下载次数:2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洋;钱海;郑秋玮;刘庭;刘凯;余光凯;
总结了《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中关于10 kV安全距离的取值原则,分析计算了光伏电站直流设备过电压及安全净距,并现场调研了光伏电站直流设备及运维工作情况,提出了光伏电站直流设备安全距离及安全注意事项。结果表明:对于光伏电站直流设备,若柜内有固定式网状隔板,网状隔板与带电体的安全距离应不小于0.1 m;若柜内无固定式网状隔板,在有人监护的情况下,作业人员与带电体的安全距离应不小于0.6 m。
2019年10期 No.306 4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81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胡德芳;高俊松;
解决光伏支架基础的不均匀冻胀抬升问题是冻土地区开发建设光伏项目的重点与难点。该文结合东北地区某光伏项目在冻土地质条件下的光伏支架基础的设计方案,通过从基础类型选择、基础切向冻胀力减小措施、抱箍式可调节高度支架设计等方面进行研究,解决了支架基础因不均匀冻胀抬升对光伏组件造成破坏的问题,提出了一套防止冻土地区光伏支架基础不均匀冻胀抬升的基本可行的设计方案。
2019年10期 No.306 54-56+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9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志浩;
以我国哈尔滨地区的节能型日光温室为例,分析了利用太阳能为其供暖的可行性。太阳能集热系统可为温室保持适宜的温度提供能量,光伏发电系统所产生的电能可用来满足温室热风机及水泵的用电需求,剩余电量并入电网。利用PVsyst软件进行模拟,结果显示,当温室面积为600m2、光伏组件为9.5kWp时,每年可有12.0MWp的电量并入电网,占全部发电量的82.8%。光伏发电系统冬季较高的发电量确保了温室控制系统的有效运行。
2019年10期 No.306 5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4K] [下载次数:3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开华;张建平;龚振;张智伟;韩熠;
以NREL 5 MW风力机单叶片风轮为基础,利用UG建模软件分别建立两叶片、三叶片和四叶片风轮模型,并基于ANSYS Workbench软件对额定工况下的风轮模型进行流固耦合计算,结果表明:两叶片、三叶片和四叶片风轮的最大位移均发生在各风轮的叶尖位置,其中,四叶片风轮的位移最大,稳定性最差;两叶片风轮所承受应力不及三叶片与四叶片风轮的一半,侧面反映了两叶片风轮风能捕集能力不足。综上所述,相比于两叶片与四叶片风轮,三叶片风轮更具有优势,揭示了三叶片风轮的风力机成为市场主流风力机的主要原因。
2019年10期 No.306 63-6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9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余清清;李晓懂;许国东;任静;卓沛骏;孙勇;
针对振动传感器在超低频绝对振动测量上存在固有缺陷,无法精确测量风电机组塔架固有频率的问题,对应变模态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提出了一种利用应变模态测量风电机组塔架固有频率的方法。首先利用有限元仿真计算,对塔架模态分析得到的位移模态固有频率和瞬态分析得到的应变模态固有频率进行了比对;然后对某风电场的风电机组进行了固有频率测试,并将实测结果与仿真计算结果进行了比对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个仿真结果基本一致,且实测结果与仿真结果的偏差仅约为1%,因此利用应变模态可准确测量风电机组塔架固有频率,为塔架设计的验证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也为塔架在线监测提供了另一种技术线路。
2019年10期 No.306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5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