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arlie Dou;左冲;贾彦;姜露;郑丽娜;
农村社区有充足的空间和较大的能源消费,应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能源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许多关于能源转型的预测分析都未给予农村社区足够的关注。分析了中国大陆农村人口、家庭户数及能源消费的基本情况,从各具特色的农村民居出发,归纳了中国农村民居屋顶的主要类型,推算出农村民居屋顶面积的基本量;然后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影响农村民居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应用的主要因素,包括:屋顶基本形式、屋顶大小、屋顶强度、阴影、坡屋顶平面的倾斜度、屋顶平面的方位角、屋顶面积的可利用性等;并分别针对基本情景和积极情景,对中国农村民居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装机容量潜力和发电量,以及由此带来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了预测,以说明发展农村民居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可以在促进中国能源转型和助推乡村振兴方面发挥作用。结果表明:基本情景下,中国农村民居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装机容量潜力为348 GW;积极情景下,装机容量潜力为696 GW。
2023年01期 No.345 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2K] [下载次数:9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张珍珍;吕清泉;张健美;
分布式光伏发电具有绿色环保、发电方式灵活、可就地消纳等特点,随着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提出和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未来分布式光伏发电将成为新能源大规模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对国内外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分别从输出功率特性建模和并网运行角度对分布式光伏发电技术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分布式光伏发电未来的关键技术及研究方向进行展望,并对中国分布式光伏发电未来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2023年01期 No.345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9K] [下载次数:2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赵然;邵蒋宁;诸荣耀;杨松;陶国均;
地面光伏电站会占用大量土地且其发电效率受到光伏组件工作温度的限制,但水面漂浮式光伏(FPV)电站不仅可提升发电效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用地紧张等问题。太阳电池在水体附近的工作温度低于其在空气中的工作温度,太阳电池的负温度系数特性使其在FPV电站的光电转换效率提高,从而使电站整体发电效率提高。对FPV电站采用的太阳电池的工作温度进行分析,并以山东大学热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的学者得出的“FPV电站中太阳电池的实际光电转换效率比地面光伏电站中太阳电池的高1.58%~2.00%”研究结论为理论依据,从年发电量、投资成本、投资回收期和平准化度电成本(LCOE) 4个方面对FPV电站的经济性进行分析;最后对几种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式与FPV电站相结合形成的混合型电站的设计方式进行介绍。分析结果显示:FPV电站的LCOE可低至0.4元/kWh。发电效率高、占地面积小、LCOE低且对水体起到保护作用等优势使FPV电站的未来发展前景可观。
2023年01期 No.345 22-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6K] [下载次数: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买发军;白荣丽;
土地沙漠化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破坏生存条件,威胁交通安全,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并使可利用土地资源越来越少,给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危害。但沙漠化地区的太阳能资源丰富,多为Ⅰ类太阳能资源区,且这类地区拥有广阔的不可利用的沙漠化土地,若在沙漠化地区建设光伏电站不仅有利于改善土地质量,提升沙漠土地的利用价值,还能为当地提供优质的清洁电力。针对沙漠化土地推出光伏发电和沙漠治理(即光伏治沙)、节水农业相结合的生态治理解决方案,该方案在光伏电站外围采用固沙林、内部采用沙障组成防护林体系,在光伏阵列下方及前后排光伏阵列间种植沙生植物或安装节水滴灌设施,可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赢。
2023年01期 No.345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4K] [下载次数:3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