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云峰;张辉;冯晓莹;张鹤仙;王水威;陈晓;
提出了1种光伏组件相对温度系数测试解决方案(下文简称为“解决方案”),其采用集成了比例-积分-微分(PID)恒温控制系统的脉冲式太阳模拟器;然后选取TOPCon双面双玻、HJT双玻、背接触(BC)单玻光伏组件对该解决方案进行了测试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该解决方案可以将温度偏差控制在±1℃、在5~10min内快速完成光伏组件温度均匀性整定并进入精确测试过程;同时其采用已获得专利的高效I-V测试方案,有效减少了由电容效应引起的瞬态误差。各类光伏组件的测试结果表明,恒温5~10 min与恒温30 min的测试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并表现出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该解决方案在温度控制、测试精度和测试效率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2)在测试双面光伏组件单面工作时的相对温度系数时,创新性地避免了对双面光伏组件背面进行遮挡的测试需求,进一步提高了测试的便捷性和效率。研究结果为光伏组件的性能评估提供了更加高效和精准的测试方法,也为光伏测试设备的进一步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2025年03期 No.371 36-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5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范信凌;张东栋;张斌;曾树元;肖鸿;高迎港;
为了探究山地光伏电站场址地形与大型光伏阵列对风场特性的影响,以广东省恩平市100 m大跨度柔性光伏支架示范项目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开展3D数值风洞模拟计算,建立了山地光伏场区的山地表面地形模型与大型光伏阵列模型,开展了光伏场区的风场环境与采用柔性光伏支架的光伏阵列风荷载特性的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项目场址来流方向的山地地形会阻挡风场来流,导致风速明显降低,山体遮挡效应明显;2)正南方向0°与180°来流方向下光伏组件的风荷载体型系数显著大于45°与135°来流方向下光伏组件的值,来流方向对光伏组件风荷载体型系数的影响较大。3)光伏阵列迎风面第1排(列)光伏组件的风荷载体型系数最大,1~3排(列)急剧衰减,往后缓慢减小并趋于稳定;光伏阵列外围光伏组件对其内部光伏组件的遮挡效应显著。研究结果可为光伏电站柔性光伏支架结构及基础的工程设计提供指导,有利于节约项目中柔性光伏支架与其基础的工程量,并且可为大风灾害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有利于减少光伏电站的风致灾害隐患。
2025年03期 No.371 45-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4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雪琪;高金兵;叶冬;贾蓓西;胡玥明;申彦波;
风能和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被认为是解决能源危机与气候问题的有效途径,详细了解县级区域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分布情况及其开发潜力,对地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划和具体的工程选址等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风能资源数值模拟技术、SMARTS分光谱辐射传输模式、GIS空间分析技术等,综合考虑资源禀赋、地形、土地利用约束、永久基本农田、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规划政策等因素,构建了完整的县级区域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开发潜力精细化评估方法和流程。以内蒙古自治区突泉县为例,开展了千米级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开发潜力精细化评估。研究结果表明:突泉县风能资源丰富,风速和风功率密度的空间分布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特征;太阳能资源呈西北高、东南低分布特征;建议将最佳倾斜面年总太阳辐照量在1900 kWh/m2的东南部地区作为光伏发电优先开发区,将可利用风能资源等级为“丰富”或“非常丰富”的九龙乡、水泉镇北部等地区作为风电优先开发区。
2025年03期 No.371 56-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6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代少猛;魏源;霍晓光;李松刚;张墨耕;路金昌;
熔盐罐是熔盐储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温性能直接影响到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能耗。以某太阳能热发电项目中的熔盐罐为例,通过建立熔盐罐温降计算模型,研究了影响熔盐罐热损失和24 h温降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熔盐罐保温效果优化措施。研究结果表明:1)熔盐温度、熔盐罐直径、熔盐液位和保温层厚度对熔盐罐24 h温降的影响较大,而环境温度和环境对流换热系数对24 h温降的影响较小。熔盐温度由290℃增至565℃,熔盐罐的24 h温降增加了0.52℃,约增加113%;熔盐罐直径从30 m增至45 m,24 h温降减少了约17%;熔盐液位由7 m升至13 m,24 h温降降低了约50%;保温层厚度由0.4 m增至0.7 m,熔盐罐24 h温降降低了约35%;熔盐罐24 h温降在环境温度年最高值和年最低值两种工况下相差不大,仅为0.1℃;环境对流换热系数由5 W/(m2·K)增至20 W/(m2·K)时,熔盐罐24 h温降仅增加0.02℃,说明其对熔盐罐24 h温降的影响较小。2)由于不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中熔盐罐侧壁和顶部的单位时间热损失占总热损失的比例均较大,约为73.6%~82.8%,而对于特定项目,熔盐罐的直径、熔盐液位、熔盐温度和环境温度均为给定值,因此在进行熔盐罐保温设计时,增加保温层厚度是减少熔盐罐热损失和24 h温降的有效措施。
2025年03期 No.371 66-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9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