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杰;
光伏组件表面的积灰对其发电性能会产生严重影响,进而影响整个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和输出稳定性。因此,准确评估实际应用的光伏电站中光伏组件表面积灰造成的损失(下文简称为“积灰损失”),制定合理的清洗策略,将有助于提升光伏电站的发电量。提出了一种基于气象数据进行光伏组件积灰损失的评估方法,建立了积灰损失评估模型,并以光伏电站现场实际发电数据和气象数据为数据基础,通过实验对传统的基于光伏电站系统效率(PR)的积灰损失评估方法和基于气象数据的光伏组件积灰损失评估方法进行了对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基于光伏电站PR的积灰损失评估方法相比,基于气象数据的光伏组件积灰损失评估方法具有更好的预测性能,其模拟得到的发电量更接近实际发电量状态;可用于快速定量评估光伏电站的积灰程度,为光伏电站的发电性能模拟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2024年09期 No.365 76-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0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韩健民;张晓峰;张毛;
近年来,随着并网光伏电站数量及并网装机容量的迅速激增,光伏发电对电网的稳定和安全运行造成了较大影响,为了保证电网稳定性,无功补偿装置成为光伏电站必备设备之一。但在实际运行中发现,大多数光伏电站存在无功补偿容量配置过剩的问题,导致项目投资成本增加。针对典型复杂山地光伏电站的无功补偿容量配置问题,考虑到汇集线路及送出线路工程的特殊性,结合光伏电站建设的经济性,通过理论计算分析的方式,在线路工程设计环节对无功补偿容量的计算方式进行了改进,并进行了对比计算。研究结果表明:1)增加送出线路的电缆敷设长度、降低送出线路架空线路长度、汇集线路负载分段计算均可以降低光伏电站无功补偿容量配置;2)采用改进后的计算方式可使光伏电站前期投资额节约数十万元,提升了光伏电站的整体收益。
2024年09期 No.365 84-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4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邹海青;何志锋;王攀;
为得到更为高效且合理的光伏组件串联数量的计算条件和计算方法,选取位于不同纬度、不同气候类型的119个拟定项目地点,基于PVLIB和NASA的气象数据获取119个拟定项目地点的20年逐小时气象数据,对采用不同计算条件时得到的光伏组件开路电压及其对应的光伏组件串联数量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基于200 W/m~2太阳辐照度及历史最低气温计算得到的光伏组件串联数量与基于多年逐时气象数据计算得到的光伏组件串联数量结果相近,且计算方法较为简便,不需要长序列逐时气象数据,可用于光伏电站设计中光伏组件串联数的计算条件。
2024年09期 No.365 9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7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解迎千;胡华友;吴云来;俞铁铭;邵学成;
以光伏组件表面污垢为研究对象,利用纳米清洗剂对光伏组件表面污垢进行清洗后,在光伏组件表面涂覆纳米涂层,研究灰尘等污垢对纳米涂层光伏组件发电效率的影响。以某实际光伏电站为例,进行了清洗加涂层处理、只做清洗处理、不做任何处理的3组光伏组串对比实验,并收集了以年为测试时间段的光伏组串单瓦发电量为基础数据,计算得到了光伏组串的发电效率差值和能效提升率。实验结果显示:测试时间内,相较于只做清洗处理的光伏组串,清洗加涂层处理的光伏组串的发电效率差值均值高7.6%;且纳米涂层光伏组件适用于多雨潮湿地区的光伏电站,光伏组件表面积灰越快清洗成本回收越快。
2024年09期 No.365 97-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0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苏冠铮;王宏伟;
考虑到目前光伏发电项目中光伏专用电缆敷设设计工作尚未有一套效率高、准确性好的设计方法,大部分设计单位仍采用人工绘图或比例估计的方法。基于此,开发了一套基于AutoCAD二次开发技术的可辅助光伏发电项目中光伏专用电缆敷设工作的插件——光伏专用电缆敷设插件。首先以某实际光伏发电项目的光伏专用电缆敷设为例,对该插件的功能设计与实现进行了介绍;然后对各功能的操作界面进行了说明;最后将常用的光伏专用电缆敷设设计方法和光伏专用电缆敷设插件的设计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人工绘图方法的设计耗时最高,且统计结果准确度较差;比例估计方法无论是从统计结果准确度还是成果完整性来说,均不及光伏专用电缆敷设插件的设计效果;而光伏专用电缆敷设插件在设计耗时、成果完整性、设计电缆长度与实际使用电缆长度的差值方面均表现较优,是最优的设计方法。该研究结果的应用可降低光伏专用电缆敷设的设计难度,提高图纸绘制效率,并降低施工难度。
2024年09期 No.365 105-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4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胡传鹏;
由于钢管螺旋桩具有极佳的经济性和适用性,其在许多光伏发电项目中都是光伏支架基础的首选形式,但国内两项钢管螺旋桩设计标准中关于其抗拔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存在较大差异,在实际工程中如何选择更合理的标准困扰着工程设计人员。以某交能融合项目路域的光伏场区为例,通过现场试验得到了单根钢管螺旋桩的抗拔极限承载力数据,并将现场试验结果与不同标准下得到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根据对比结果给出了计算公式应用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从现场试验结果来看,钢管螺旋桩桩径的增加对单桩抗拔承载力有一定的提高作用,但提高作用有限,性价比较低。若要提高单桩抗拔极限承载力,建议还是从增加叶片的道数或叶片直径的方向采取措施。2)在进行光伏发电项目设计时,若要估算单桩的抗拔极限承载力,建议采用DB41/T 2125—2021中的倒圆台承载模式的计算公式,得到的计算结果最保守也最接近现场实际情况。
2024年09期 No.365 11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2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