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灿;武晓燕;巩运涛;邵海娇;刘苗;
太阳电池制备过程中湿法刻蚀工艺包括湿法酸抛和湿法碱抛2种,湿法酸抛工艺是利用混酸溶液,对扩散后或激光掺杂后硅片的边缘和背面进行腐蚀,以去除硅片的边缘及下表面的p-n结。目前湿法酸抛工艺使用湿法刻蚀机台,刻蚀机刻蚀槽补液的硝酸/氢氟酸比例高,使硝酸处于过量状态。鉴于含硝酸的废液的处理成本高,且硝酸过量同样不利于硅片背面抛光的现状,提出一种在不影响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和良率前提下的湿法酸抛工艺——富氢氟酸工艺。若要对产线进行更新换代,则可采用湿法碱抛工艺,该工艺是去除硅片背面磷硅玻璃后,利用强碱与硅反应来去除硅片背面的p-n结,该工艺与产线更容易匹配,且更加环保。
2022年06期 No.338 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4K] [下载次数:9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吕伟中;艾雄杰;安兴才;
针对PV/T组件的特性,通过从吸热导热材料特性、太阳电池特性及导热性能这3个方面进行研究,最终得出若要同时提升PV/T组件光电转换效率和集热效率,宜选用高导热系数的EVA封装材料、低温度衰减系数的多晶黑硅太阳电池,并可通过填充石墨烯填缝料增大吸热材料的热传导面积,由此研发出一种新型热管式PV/T组件,通过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检测发现,新型热管式PV/T组件达到了提升综合效率的目的。
2022年06期 No.338 6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1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佳胜;徐政;刘柯妤;陈锐坚;
基于膜法苦咸水淡化技术和实验,对比反渗透膜和纳滤膜的除盐性能,确认利用光伏发电的膜法苦咸水淡化系统的运行特性,优化设计光伏阵列和储能单元的配套容量。中盐度苦咸水的淡化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光伏发电技术,采用反渗透膜的苦咸水淡化系统(下文简称为“反渗透系统”)的除盐率高,而采用纳滤膜的苦咸水淡化系统(下文简称为“纳滤系统”)的淡化效果取决于纳滤膜的选型。选用离子截留率高的纳滤膜VNF2后,虽然纳滤系统产水的电导率约为反渗透系统的4~7倍,但产水的总溶解固体(TDS)浓度仍远低于饮用水国家标准,吨水能耗仅为反渗透系统的50%~60%,可大幅减小所需光伏阵列的容量,降低系统成本。配套使用蓄电池储能单元,能够进一步提高基于光伏发电的膜法苦咸水淡化系统和光伏阵列的利用率,降低制水成本。
2022年06期 No.338 7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9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冉;
虽然国内外与光伏发电相关的设计标准在不断更新,但鲜见相关国际标准的详细解读。基于此,介绍了IEC、NEC等国际标准关于光伏发电用直流熔断器的额定电流计算方法及设计选型,分析了不同标准之间的差异,进行了案例计算,并给出了选型建议。以期该研究可为光伏发电系统设计者提供选型设计参考。
2022年06期 No.338 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1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马竞涛;
随着双面光伏组件与单面光伏组件制造成本差距的快速缩小,根据《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2020年版)》,双面光伏组件的市场占有率在2020年已攀升至30%以上。由于双面光伏组件具有背面发电量增益的特性,当光伏发电系统采用固定支架时,单面光伏组件和双面光伏组件的安装倾角在设计时存在一定差异。选取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中宁县、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江西省新余市3个地区分别作为Ⅰ、Ⅱ、Ⅲ类太阳能资源区及不同地面反射率的项目代表地,通过PVsyst软件建模,对不同项目地光伏发电系统分别采用单面光伏组件和双面光伏组件时的最佳安装倾角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应用场景下,双面光伏组件的最佳安装倾角一般比单面光伏组件的最佳安装倾角略高,双面与单面光伏组件最佳安装倾角之间差值的绝对值与双面光伏组件背面发电量增益值呈正相关。以期该研究结果可为当下及未来光伏组件最佳安装倾角设计提供参考思路。
2022年06期 No.338 8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0K] [下载次数:5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谢中庆;张树良;
普坪光伏电站在投产后发现其光伏组件颜色存在差异。以该光伏电站为例,对电站中的深颜色光伏组件和浅颜色光伏组件的发电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在试验室对浅颜色、深颜色光伏组件进行了标准测试条件下的I-V测试。结论表明:光伏组件色差对组串发电效率存在影响,深颜色光伏组串的发电效率比浅颜色光伏组串的发电效率约高1%。该结论可为今后光伏电站建设期的光伏组件选择和运营期的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以实现发电效益最大化。
2022年06期 No.338 90-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0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福庆;王贵梅;孙晓凯;赵鹏飞;曹占傲;
在太阳电池制备过程中,采用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工艺对硅片背面镀膜是其重要工序之一,但石墨舟卡点处的硅片在镀膜后常出现瑕疵,且制备的太阳电池进行电致发光(EL)测试时石墨舟卡点处存在EL发黑的情况,严重影响太阳电池的品质。基于此,以利用二合一管式PECVD设备进行硅片背面镀膜时出现的石墨舟卡点处硅片瑕疵及单晶硅太阳电池EL发黑的异常现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此种PECVD设备镀膜时,射频电流、石墨舟卡点形状及石墨舟清洗液配方对石墨舟卡点处硅片和单晶硅太阳电池品质异常的影响,并提出了解决方案。结果表明:利用二合一管式PECVD设备进行硅片背面镀膜时,采用低射频电流、石墨舟采用与硅片接触面积大的卡点形状、石墨舟清洗液配方选择单纯的氢氟酸溶液,能有效解决石墨舟卡点处硅片和单晶硅太阳电池品质异常的情况,显著提升硅片使用该PECVD设备镀膜时的品质及太阳电池良品率。
2022年06期 No.338 97-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6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