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果;王瑜;卢刚;马晓龙;雷鸣宇;
采用便携式I-V测试仪在户外进行光伏组件最大功率测试时,测试结果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得到的光伏组件最大功率测试结果出现偏差。本文通过对比不同外界因素(比如:太阳辐照度、辐照计摆放位置、光伏组件工作温度及风速等)下测试得到的光伏组件最大输出功率值,分析不同外界因素对户外采用便携式I-V测试仪进行光伏组件最大功率测试结果的影响,以期为户外光伏组件最大功率测试提供一种最优的测试方案。
2022年02期 No.334 23-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8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吴芳和;黄圭成;王士涛;李彩霞;
本文采用PVsyst软件进行建模仿真,研究分析了双面光伏组件和水平单轴光伏跟踪器相结合的光伏发电系统(下文简称为“光伏双面跟踪发电系统”)的发电特性,并从地面覆盖率(GCR)、光伏组件安装高度、地面反射率这3个参数的角度分析了不同参数组合变换对光伏双面跟踪发电系统发电量增益比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保持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地面反射率或减小GCR值(即增加光伏阵列间距),均能有效增加光伏双面跟踪发电系统的发电量增益比例;既增加地面反射率又减小GCR值,能大幅增加光伏双面跟踪发电系统的发电量增益比例;而在保持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光伏组件安装高度仅能小幅提升光伏双面跟踪发电系统的发电量增益比例。最后给出了参数设置的综合建议,可为该类光伏发电项目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2022年02期 No.334 3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6K] [下载次数:3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杨先亮;谭昊;
本文在对目前国内外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BIPV/T)系统、地源热泵-光伏光热(PV/T)耦合系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进行综述及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建筑外围护结构中光伏可利用面积较大却未被完全利用及阴雨天光伏余热供应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将地源热泵技术与BIPV/T系统相结合的耦合系统,即地源热泵-BIPV/T耦合系统。首先分析了该耦合系统的运行模式,然后以该耦合系统中单位面积的南向BIPV/T墙体为例,对其外表面温度和得热量进行了模拟,并与普通墙体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夏季时,地源热泵-BIPV/T耦合系统中BIPV/T墙体1天的得热量可比普通墙体1天的得热量减少0.027 kWh/m~2;冬季时,该BIPV/T墙体1天的得热量可比普通墙体1天的得热量增加0.097 kWh/m~2;以上数据说明地源热泵-BIPV/T耦合系统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
2022年02期 No.334 40-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6K] [下载次数:5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 ] - 胡中;倪杭飞;李伟;宓霄凌;白帆;王伊娜;
吸热器是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的核心设备,但云层短时间的遮挡和离开会使吸热器接收的太阳直接辐射(DNI)发生随机波动,造成吸热器表面受热发生剧烈变化,会影响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的安全运行。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极值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算法及全天空成像仪图像的超短期DNI预测方法。通过使用基于太阳位置的全天空成像仪标定方法,完成全天空成像仪的姿态校正和畸变矫正;对晴空背景参数进行拟合并建立晴空库,为云层的检测提供基础;通过对太阳及其临近区域进行插值修复,使1 min内的DNI预测成为可能;根据云的运动矢量,利用外推法得到未来云层可能会遮挡太阳的图像点,并提取图像特征,用于基于XGB算法的超短期DNI预测模型的训练,最后利用训练后的模型完成超短期DNI预测。
2022年02期 No.334 49-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8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