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葛鹏江;
逆变器作为光伏电站的核心设备,其可靠性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光伏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本文对组串逆变器不同的散热方式做了详细分析,并通过优劣势的比较及散热对逆变器关键器件寿命影响的评估,给出合理可靠的逆变器散热设计建议。
2015年11期 No.259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8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4 ] - 李冬梅;刘志强;
以使用风力发电为主、光伏发电作为补充的原则进行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优化设计的研究。通过合理选择风力机型号和光伏板安装倾角,充分利用了风能和太阳能的互补性,使用Matlab开发设计出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匹配的优化程序。根据该优化方法设计的计算程序能更准确地设计出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匹配容量,中文化的参数操作界面在使用时更加方便直观,在实际工程使用时更加简单、实用。
2015年11期 No.259 20-2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7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14 ] - 泮廷廷;胡桂祺;孙元伟;乜忠浩;姜国山;杜玉昌;王东亭;张宪玺;
<正>为克服这一缺点,Gr?tzel团队~([23])又选用BL302与BL315(分子结构如图6所示)分别与TT1进行混合。两种RED在电解质中的浓度都提高到了0.18 mol/L,并且分别测试了TT1/TiO_2与两种RED结合后的光电转换参
2015年11期 No.259 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0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4 ] - 王欢;徐征;徐田帅;李文欣;赵谡玲;
<正>3)隐裂组件对组串的功率影响。通常1个组串中串联约60个电池片,其中每20~22个电池片与旁路二极管并联。若1个组件产生功率损失,最大功率大幅减小,该组件因隐裂产生的功率损失比率,与整个组串的功率损失不等。当失效面积小于8%时,单个组件与组串的功率损失都很小,可忽略不计。但当失效面积超过8%时,组
2015年11期 No.259 29-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4K] [下载次数:3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29 ] - 徐瑞芬;
通过对自清洁技术原理、分类情况、制备工艺进行总结,探索自清洁技术在光伏组件玻璃应用的可行性,提出产品选择要素。
2015年11期 No.259 36-39+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7K] [下载次数:4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15 ] - 杨智奇;
随着风能资源的持续开发,业主对机组的要求日益增加。高海拔、大叶轮直径、更高轮毂高度的机组已成为目前风力发电投资商需求的重点。对于不同的风切变指数,风速随着高度的增加不尽相同。本文以单机容量1500 k W、叶轮直径87 m的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为例,在不同风切变条件下,对不同轮毂高度风机的理论发电量进行估算,并结合投资变化进行经济性分析,总结不同地区不同风切变条件下的最佳轮毂高度匹配性结果,为不同区域风电场风电机组轮毂高度选择提供前景预测。
2015年11期 No.259 40-44+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24 ] - 陈清;林冲;古涛;赵永彬;
光电建筑一体化应用应是分布式光伏应用的重点。本文以保定某酒店光电幕墙发电项目为例,详细探讨光伏组件与建筑物结合的优点,介绍了分布式光伏发电设计中的注意事项及安装步骤,为分布式光伏发电设计及安装人员提供参考。
2015年11期 No.259 45-4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2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4 ] - 黄乾;
通过双参考站插值法及关键指数的相关性,求得两个参考气象站的计算权重,从而得出类似张北地区这种参考气象站均离其较远的地区的太阳辐照量的计算方法。
2015年11期 No.259 4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8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2 ] - 陈国良;孙丽兵;张丽莹;陈素莹;
以某聚光式太阳能追踪发电装置为例,参考相关技术规范,利用有限元结构分析方法,对其支撑结构的强度进行分析校核,为相关工程的结构设计与校核提供参考。
2015年11期 No.259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9 ] - 赵斌;王耀贤;
储能系统作为一种调控手段,可平滑风力发电的波动,提高风力发电的上网电力品质,而锂离子电池以其独特的优越性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储能电池。本文针对某配置锂离子储能系统的风电场,采集实验数据,验证平滑实验功能,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2015年11期 No.259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8 ] - 高志宏;贾少刚;魏翠琴;蒉秀惠;王丽萍;
结合浙北地区的气象条件,构建了分体承压平板型太阳能热水装置,对其性能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较低的集热介质温度可保证较高的集热效率,集热介质温度为18~35℃时对应集热效率为54%~45%;太阳辐照度对装置平均效率影响不大,当辐照度平均值为620~950 W/m2时装置平均效率分布为34%~43%;蓄热水箱的最高终温可达60℃;并分析了集热介质循环方式、集热介质流量及环境因素对装置性能的影响。此研究可为太阳能热泵供暖系统的设计优化提供参考。
2015年11期 No.259 59-6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8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97 ] - 吕欣;崇锋;陈文浩;张思远;
本文从光伏组件卸货与倒运、光伏组件拆箱及光伏组件安装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了预防组件损失的措施。
2015年11期 No.259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