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献丰;陈晓高;熊保鸿;
光伏并网逆变器作为一种重要的分布式电源,随着其渗透率的不断提高,对智能电网的结构和运行具有显著影响。文中首先分析了光伏逆变器接入智能电网的影响并提出几点要求,再从电网调度、低电压穿越、支持微网运行控制和潮流控制等方面对光伏逆变器接入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作了综合探讨,以期为促进我国智能电网发展提供参考。
2015年01期 No.249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7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5 ] - 翟桂珍;陈威;
主要研究泡沫金属对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内传热情况的影响。考虑固体骨架与流体之间的传热温差,建立二维瞬态局部热不平衡的能量双方程模型,运用数值分析的方法求解控制方程。分别研究不同泡沫金属块高度与孔隙率对太阳能集热器排管内传热的影响,并分析不同情况下的Nu数、压降和综合节能性能。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相比,在集热器排管内填充泡沫金属能显著增强管内传热;随着泡沫金属块高度的增加和孔隙率的减小,Nu数增大的同时压降也随之增大。在应用中,以节能性能因子对泡沫金属结构进行优化。
2015年01期 No.249 22-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3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09 ] - 董鹏;吴翔;张治;王举亮;
优化设计太阳电池正面电极图案,对提高太阳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有着重要作用。以实例介绍了太阳电池正面电极(副栅线)的效率损失与扩散薄层电阻及副栅线宽度之间的关系,通过理论计算仿真得到匹配扩散薄层电阻的副栅线宽度,经过实验验证,在最佳设计方案下,电池转换效率增益为0.2%。最终得到了一种有效提高电池转换效率的工艺方案——低表面浓度扩散的高阻密栅工艺。
2015年01期 No.249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0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6 ] - 李雷;何永泰;赵恒利;何京鸿;
设计一种新型太阳能光伏充电厅系统,可同时为50辆电动车充电,该系统一天产生的总电量为686.4 k Wh,整个系统需功率250 W的光伏组件884套,蓄电池容量为1560 k Ah。该系统具有安装便利、维护简单的特点,可建于大小型广场、学校操场、停车场等空旷地方,某些情况下可替代停车场。
2015年01期 No.249 31-3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9 ] - 沈焕波;付杰;李心;李晓波;李建华;徐能;
基于非成像光学原理,仿真分析了一种新的太阳能聚光发电系统的光斑特性,该系统将二次反射面固定于支撑塔顶端,使定日镜的反射光经二次反射面反射后,向下会聚于地面。这种太阳能聚光方式被应用于光束下射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本文选取双曲面作为二次反射面建立光学模型,研究定日镜反射光斑大小和双曲面面型及半径的关系。通过对比各双曲面面形所成的光斑放大率的变化特征和趋势,结合双曲面面积大小的限制,提出二次反射面优化选择的方法和结论,为塔上二次反射面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2015年01期 No.249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0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05 ] - 何文强;钱思远;郑兆文;齐晓庆;
提出了一种能满足大范围太阳光强变化且跟踪精度高的一维太阳位置追踪及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呈直线排列的太阳电池组及相应的控制电路,工作过程中,系统可根据集热管阴影在太阳电池组上移动引起的电流电压变化来计算太阳位置偏离角度并产生控制信号,实现太阳位置的精确追踪;同时,可变倍运算放大电路配合A/D转换,保证整个系统在太阳光强发生大范围变化时仍能正常工作。该方法能精确跟踪太阳位置,并能适应太阳光强的大范围变化,可广泛用于各种太阳能集热槽一维太阳位置追踪系统中。
2015年01期 No.249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9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23 ] - 阮瑜;张汝民;李政伊;程思冲;刘迪军;苏国彬;
目前在对太阳电池的研究中,如何提高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是研究重点。而第三代太阳电池在利用第二代太阳电池低成本薄膜技术的基础上可大幅度提高电池的效率。本文主要介绍了第三代薄膜太阳电池的基本概念与工作原理,阐述了提高第三代太阳电池效率的各种方法:增加能级数量、增加激发产生的载流子的数量、载流子热能化之前俘获载流子、热能方法。
2015年01期 No.249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5K] [下载次数:5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57 ] - 宋士金;赵明智;张晓明;李亚楠;
以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站的集热场镜面清洁程度为研究对象,首次给出镜面清洁度的定义,并着眼于镜面清洁度对集热场效率的影响,应用TRNSYS仿真软件,模拟9月份集热场在不同镜面清洁度下的热效率,得到了集热场热效率与镜面清洁度的拟合直线方程,提出了适宜的镜面清洁度范围,对电站实际运行有重要意义。
2015年01期 No.249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2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1 ] - 张巧娟;李虹;刘立群;张国梁;
为了给跟踪太阳系统提供一个可重复实验的平台,设计了一套基于日地运行理论的太阳运动模拟平台。通过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二维机械结构设计及搭建,实现了太阳运行位置的模拟;进而通过对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精度计算说明能够满足要求,同时也证明了系统结构设计的可行性。对日地运行理论进行了分析,在Matlab上编程进行了相关的仿真,仿真结果证明了理论的正确性。
2015年01期 No.249 51-56+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8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9 ] - 杨光磊;
介绍了并网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中各设备的计算模型,分析了各短路点的短路电流分量。以某实际工程为例,通过编制实用Excel表格,只需填写原始数据,即可自动计算发电系统的短路电流,并通过PSASP搭建模型进行仿真,验证了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2015年01期 No.249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2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3 ] - 陈俊俊;郭天明;庞赟佶;陈义胜;牛永红;王晓彤;
针对辅助加热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辅助加热烟囱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辅助加热气体的焓值变化对烟囱速度场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辅助加热气体的焓值在6×104~8×104 k J/s内变化时,烟囱底部的气流速度比无辅助加热增大了60%~73%,提高了烟囱的抽吸能力,而且辅助加热气体的焓值有一个最优区间,可使烟囱底部动能的增加达到一个最优值。
2015年01期 No.249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7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