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建全;
以分布式光伏发电站设计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年的设计及施工经验,总结出适合彩钢瓦屋面及混凝土屋面两种分布式光伏系统的设计及优化方案,为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014年12期 No.248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17 ] - 盛飞;吕辉;官成钢;
构建一种基于LXD1010CE硅光电池片和BH1603FVC光敏传感器的高效、精准光电传感网络,阐明跟踪器结构设计和电控系统的电路组成特点及工作原理。设计一种长筒型光斑测量仪,用于校准跟踪器的跟踪精度。将这种自动跟踪器应用于聚光光伏发电系统上,可实现对太阳方位的实时双轴跟踪监测,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太阳能利用效率,同时具有精确度高、稳定性好等优点。
2014年12期 No.248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14 ] - 陈晓高;熊保鸿;
借鉴微电网运行的模式结构,以分布式光伏发电为对象,融合储能、电能质量控制、功率流优化控制、能量管理以及远程监控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微网技术的家庭光伏发电及能量管理系统,解决了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与配电网之间的协同能量交换和功率控制技术问题,在满足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约束下,实现系统综合经济性、节能减排效果最优。
2014年12期 No.248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下载次数:4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35 ] - 尹浩平;邢涛;王学孟;梁璟强;沈辉;
简单介绍了晶体硅太阳电池的激光修复工艺。实验表明,根据不同缺陷情况采用相应激光刻蚀隔离技术修复后的电池不存在漏电现象,能量转换效率升高。验证实验中使用红外检测技术和电致发光图像分析太阳电池修复前后的缺陷位置与漏电程度,选取了240片尺寸为156mm×156 mm的修复后的太阳电池进行编号;不考虑不同的缺陷类型,将它们分为4组制备成组件,通过电致发光图像检测隐裂纹;同时选用一块同批次正常组件作为参照,搭建光伏系统,检测并评估修后太阳电池的户外运行情况。实际运行结果表明,电流不匹配和隐裂纹对组件发电量有一定影响。
2014年12期 No.248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3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6 ] - 王康;张娜;韩巍;
综述了太阳能化石燃料热互补发电系统。首先介绍了独立太阳能和化石燃料发电系统的缺陷和发展制约难题,其次阐述了太阳能与化石燃料互补耦合的可行性与有效途径,然后对分别基于朗肯循环、布雷顿循环和联合循环3类不同太阳能化石燃料热互补发电系统中的几种典型系统进行工作流程和热互补的介绍,并且概述了基于注蒸汽循环和湿空气循环的两种太阳能化石燃料热互补新型发电系统的构成和特点,最后结合实例总结了热互补过程中"温度对口,能的梯级利用"的准则和热互补发电系统的两种工作模式(输出功增大模式和燃料节约模式)。
2014年12期 No.248 2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47 ] - 张志仁;杨彤宇;张书忱;巩艳峰;赵春英;杨霜;
针对一种太阳能中高温光热转换装置的实际需求进行了菲涅尔线聚焦透镜设计的思考与总结,内容涉及平行光菲镜偏向角与小透镜单元顶角的数理关系推导、菲镜的优化设计,以及光学效率的定性定量分析等。
2014年12期 No.248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3 ] - 朱双四;郑爱芬;杨义红;
设计和开发一种聚光跟踪型测试平台,研究聚光法检测太阳能热水系统热性能。原理是利用平面反射、自动光跟踪系统,使得室外测试时的日辐照量可从12 MJ/m2提高到16 MJ/m2以上,满足国家标准GB/T 19141-2011《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技术条件》所要求的试验条件,大幅增加了检验天数,促进生产企业和质检机构对太阳能热水产品的有效检测和监管。
2014年12期 No.248 40-4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4 ] - 王兴锋;黄毅;戴厚爱;李一平;朱明海;周寿斌;
主要介绍光伏系统用储能铅酸蓄电池的作用及使用寿命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针对光伏系统实际使用的现状,对铅酸蓄电池的设计进行了阐述。
2014年12期 No.248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10 ] - 仲旻;黄秀勇;王瑞林;王登文;
针对已选定的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和地热双循环热发电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了系统主要的技术细节。在对地热能发电和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有了全面掌握的基础上,设计了以郎肯循环为基础的槽式太阳能地热能联合运行发电系统,并完成了算例的计算分析。将该算例同单一的槽式太阳能热电站和地热能电站进行详细比较,结果表明,联合电站的优点明显高于两个独立系统。最后,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以卡琳娜循环为动力循环的联合系统,并完成了该系统的计算分析,进一步根据计算将两种联合系统进行比较,得出卡琳娜循环联合系统较郎肯循环联合系统在各方面都有一定优势,但是实际使用中要谨慎。
2014年12期 No.248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下载次数:4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06 ] - 李桂荣;许智娟;赵杰;张越;
主要介绍了一款低成本、高稳定性的太阳能智能控制系统设计方案,该智控系统具有红外智能感应功能、数字传感器通讯及漏电检测等保护功能,以及北京时间显示、水温水位显示、自动上水、辅助电加热、管道防冻功能等。
2014年12期 No.248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1 ] - 杨静芸;高文峰;刘滔;林文贤;
利用FLUENT对三腔式全玻璃真空管与常规全玻璃真空管在闷晒状态下管内流体的流动状态及性能进行数值模拟与分析,通过对三腔式全玻璃真空管与常规全玻璃真空管在相同条件下进行闷晒实验,以验证数值模拟的正确性。利用模拟结果,比较两种真空管管内流体的温度场、速度场与循环流量,以及不同倾角下三腔式全玻璃真空管内流体的流动状态。结果表明:相同的运行条件下,三腔式全玻璃真空管相较于常规全玻璃真空管具有启动速度快、温升高、管内流体流速大等特点;三腔式全玻璃真空管随着倾角的增大,循环流量增加,换热加强。
2014年12期 No.248 5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1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