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承军;徐庆;李春阳;罗易;
<正>1839年,法国物理学家在实验室偶然发现了光生伏特效应;1954年4月5日,美国贝尔实验室展示了人类第一块具有实用意义的硅太阳电池,而这块电池只有1 W,转换效率约为6%;而如今,在实验室里已经可以制造出转换效率超过40%的太阳电池;全球范围内光伏产业也已经形成了非常成熟的产业链,仅2017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容量就达102 GW,并且每年
2019年04期 No.300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5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周承军;徐庆;李春阳;罗易;
<正>1839年,法国物理学家在实验室偶然发现了光生伏特效应;1954年4月5日,美国贝尔实验室展示了人类第一块具有实用意义的硅太阳电池,而这块电池只有1 W,转换效率约为6%;而如今,在实验室里已经可以制造出转换效率超过40%的太阳电池;全球范围内光伏产业也已经形成了非常成熟的产业链,仅2017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容量就达102 GW,并且每年
2019年04期 No.300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5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陆晓静;吴星亮;陈圣金;卢凯;陆川;
配电箱作为居民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电气保护、电能计量及过欠压保护3大核心任务。该文介绍了近年来光伏配电箱的发展历程,并对未来智能化配电箱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2019年04期 No.300 9-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44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陆晓静;吴星亮;陈圣金;卢凯;陆川;
配电箱作为居民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电气保护、电能计量及过欠压保护3大核心任务。该文介绍了近年来光伏配电箱的发展历程,并对未来智能化配电箱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2019年04期 No.300 9-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44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霍俊;严国刚;孙霞;王晖;陈正洪;孟丹;
以湖北省20 MW及以上容量的光伏电站为例,结合湖北省地理、气象条件,从理论推测及对实际受灾案例进行分析,筛选出影响湖北省光伏发电工程的致灾因子,主要有暴雨、洪水、雷电、大风、台风、高温、火灾、低温、冰雪、冰雹、沙尘暴、雾霾、地质灾害、次生灾害等;并通过分析各致灾因子对光伏电站全寿命周期的影响,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对策。
2019年04期 No.300 1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0K] [下载次数:4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霍俊;严国刚;孙霞;王晖;陈正洪;孟丹;
以湖北省20 MW及以上容量的光伏电站为例,结合湖北省地理、气象条件,从理论推测及对实际受灾案例进行分析,筛选出影响湖北省光伏发电工程的致灾因子,主要有暴雨、洪水、雷电、大风、台风、高温、火灾、低温、冰雪、冰雹、沙尘暴、雾霾、地质灾害、次生灾害等;并通过分析各致灾因子对光伏电站全寿命周期的影响,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对策。
2019年04期 No.300 1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0K] [下载次数:4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黄美玲;明亮;段金刚;刘福刚;邱昊;黄俊;
籽晶辅助生长高效铸造多晶硅技术已成为当前市场的主流技术,籽晶的尺寸和形貌对多晶硅形核具有较大的影响。该文研究了原生大尺寸籽晶对高效多晶硅铸锭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碎多晶籽晶,原生大尺寸籽晶生长的晶粒均匀性略好,且位错密度稍低,其生长的硅片制备的电池的平均转换效率提高了0.03%。
2019年04期 No.300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3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美玲;明亮;段金刚;刘福刚;邱昊;黄俊;
籽晶辅助生长高效铸造多晶硅技术已成为当前市场的主流技术,籽晶的尺寸和形貌对多晶硅形核具有较大的影响。该文研究了原生大尺寸籽晶对高效多晶硅铸锭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碎多晶籽晶,原生大尺寸籽晶生长的晶粒均匀性略好,且位错密度稍低,其生长的硅片制备的电池的平均转换效率提高了0.03%。
2019年04期 No.300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3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世斌;
针对单晶炉电气控制系统运行时存在谐波干扰和触点分断干扰的情况,分析了干扰产生的机理,这些干扰源会在不同情况下对现场设备造成损坏、信号跳动等一系列影响,提出在进行电气设计时可分别采用布线设计、滤波设计等一系列措施加以针对性的预防,从而提高单晶炉电气控制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以降低用电设备的损坏率及误动作的风险。
2019年04期 No.300 30-3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4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世斌;
针对单晶炉电气控制系统运行时存在谐波干扰和触点分断干扰的情况,分析了干扰产生的机理,这些干扰源会在不同情况下对现场设备造成损坏、信号跳动等一系列影响,提出在进行电气设计时可分别采用布线设计、滤波设计等一系列措施加以针对性的预防,从而提高单晶炉电气控制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以降低用电设备的损坏率及误动作的风险。
2019年04期 No.300 30-3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4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石勇;何胜;单伟;
背钝化技术可以显著提升太阳电池的效率,但会使电池存在较大的光致衰减。该文系统研究了硅片种类和氢钝化技术对量产多晶硅背钝化太阳电池的光致衰减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掺Ga和B-Ga共掺硅片可以显著抑制多晶硅背钝化太阳电池的光致衰减,通过电注入诱导氢钝化技术可进一步改善电池的光稳定性。因此,在量产中实现B-Ga共掺硅片或掺B硅片与电注入处理技术相结合的方式都可以较好地解决多晶硅背钝化太阳电池光致衰减过大的问题。
2019年04期 No.300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5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石勇;何胜;单伟;
背钝化技术可以显著提升太阳电池的效率,但会使电池存在较大的光致衰减。该文系统研究了硅片种类和氢钝化技术对量产多晶硅背钝化太阳电池的光致衰减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掺Ga和B-Ga共掺硅片可以显著抑制多晶硅背钝化太阳电池的光致衰减,通过电注入诱导氢钝化技术可进一步改善电池的光稳定性。因此,在量产中实现B-Ga共掺硅片或掺B硅片与电注入处理技术相结合的方式都可以较好地解决多晶硅背钝化太阳电池光致衰减过大的问题。
2019年04期 No.300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5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杰;
介绍了PERC双面单晶硅产品的技术原理、工艺流程、产品结构及技术优势;并以黄河水电共和晨阳光伏电站为例,对比了PERC双面单晶硅光伏组件与常规单晶光伏组件的实际发电情况,结果显示,2017年10月~2018年4月期间,PERC双面单晶硅光伏组件的平均发电量比常规单晶硅光伏组件的高10.5%左右,这对PERC双面单晶硅光伏组件的应用和推广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2019年04期 No.300 37-40+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1K] [下载次数:3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孙杰;
介绍了PERC双面单晶硅产品的技术原理、工艺流程、产品结构及技术优势;并以黄河水电共和晨阳光伏电站为例,对比了PERC双面单晶硅光伏组件与常规单晶光伏组件的实际发电情况,结果显示,2017年10月~2018年4月期间,PERC双面单晶硅光伏组件的平均发电量比常规单晶硅光伏组件的高10.5%左右,这对PERC双面单晶硅光伏组件的应用和推广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2019年04期 No.300 37-40+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1K] [下载次数:3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典;李义强;王惠;田拥军;邓伟;王彬彬;
针对并网型光伏-储能微电网,以平准化度电成本最小为目标,考虑孤网运行时间、年最低发电量和年电量交换率等约束条件,建立了电源容量优化配置模型,分别对办公型、酒店型、住宅型等不同场景进行仿真模拟,以研究光伏和储能容量配置与系统成本的关系;并对不同储能策略下,光伏-储能微电网接入3类建筑时的经济性和可靠性进行了对比分析。
2019年04期 No.300 41-4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3K] [下载次数:4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王典;李义强;王惠;田拥军;邓伟;王彬彬;
针对并网型光伏-储能微电网,以平准化度电成本最小为目标,考虑孤网运行时间、年最低发电量和年电量交换率等约束条件,建立了电源容量优化配置模型,分别对办公型、酒店型、住宅型等不同场景进行仿真模拟,以研究光伏和储能容量配置与系统成本的关系;并对不同储能策略下,光伏-储能微电网接入3类建筑时的经济性和可靠性进行了对比分析。
2019年04期 No.300 41-4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3K] [下载次数:4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张一平;宋红;罗敏;于佳禾;许盛之;
对近年来国内外利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光伏发电短期输出功率预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为相关预测研究提供了参考。
2019年04期 No.300 47-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1K] [下载次数:8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张一平;宋红;罗敏;于佳禾;许盛之;
对近年来国内外利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光伏发电短期输出功率预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为相关预测研究提供了参考。
2019年04期 No.300 47-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1K] [下载次数:8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张知原;张辉波;赵桥;李志强;任奕霖;
以STC-89C52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采用光敏电阻作为传感器,设计了一套加载有50 W光伏组件的双轴自动跟踪装置,可对缓慢移动的光源进行自动跟踪;在此基础上,通过安装12V/8A蓄电池,可实现在晴朗天气下对蓄电池的充电。实测数据表明,基于双轴自动跟踪装置的光伏组件与固定式光伏组件相比,发电效率有一定提高。
2019年04期 No.300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6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知原;张辉波;赵桥;李志强;任奕霖;
以STC-89C52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采用光敏电阻作为传感器,设计了一套加载有50 W光伏组件的双轴自动跟踪装置,可对缓慢移动的光源进行自动跟踪;在此基础上,通过安装12V/8A蓄电池,可实现在晴朗天气下对蓄电池的充电。实测数据表明,基于双轴自动跟踪装置的光伏组件与固定式光伏组件相比,发电效率有一定提高。
2019年04期 No.300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6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马其森;龚娟;
总结归纳了太阳能热发电站中熔盐泵基础及上部钢结构平台设计中的要点及难点,从静力分析角度定性讨论了熔盐泵基础的设计;利用动力分析方法,提取了熔盐泵支撑点处的刚度矩阵,提供了平台地震反应谱,并对熔盐泵支撑点处的动速度进行了控制。
2019年04期 No.300 58-6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2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其森;龚娟;
总结归纳了太阳能热发电站中熔盐泵基础及上部钢结构平台设计中的要点及难点,从静力分析角度定性讨论了熔盐泵基础的设计;利用动力分析方法,提取了熔盐泵支撑点处的刚度矩阵,提供了平台地震反应谱,并对熔盐泵支撑点处的动速度进行了控制。
2019年04期 No.300 58-6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2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皓月;龙恩深;肖雪飞;
利用一种可结合环境气象数据等参数来计算平板太阳能集热器一段时间内集热效率动态分布的数学模型,对比研究了不同气候区典型城市年平均效率及逐月效率分布的差异,分析了入口温度与环境温度温差、太阳辐照度对集热器全年瞬时效率的影响,并将该模型与《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技术规范》中的集热效率计算方法进行了对比。通过分析说明了在研究太阳能集热器的集热效率时,应结合气象条件和运行参数动态进行研究分析,冬季的瞬时效率并非总是低于夏季。该模型可更精确地模拟实际工程情况来计算集热器平均效率,是一种更加适应不同气候地区的太阳能集热器热性能模型,为工程实例中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平均效率的选取提供了参考。
2019年04期 No.300 6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35K] [下载次数:3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李皓月;龙恩深;肖雪飞;
利用一种可结合环境气象数据等参数来计算平板太阳能集热器一段时间内集热效率动态分布的数学模型,对比研究了不同气候区典型城市年平均效率及逐月效率分布的差异,分析了入口温度与环境温度温差、太阳辐照度对集热器全年瞬时效率的影响,并将该模型与《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技术规范》中的集热效率计算方法进行了对比。通过分析说明了在研究太阳能集热器的集热效率时,应结合气象条件和运行参数动态进行研究分析,冬季的瞬时效率并非总是低于夏季。该模型可更精确地模拟实际工程情况来计算集热器平均效率,是一种更加适应不同气候地区的太阳能集热器热性能模型,为工程实例中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平均效率的选取提供了参考。
2019年04期 No.300 6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35K] [下载次数:3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