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

solar energy

行业观察

  • 2020年中国光伏技术发展报告——晶体硅太阳电池研究进展(10)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

    <正>8) KPx(TPx)。一些光伏背板企业设计了特定的内层结构,如KPx,其中x可以是聚合物(含氟或非氟)——O、M、C或f(O可以是聚烯烃,M为金属材料,C表示涂敷,f表示超薄氟膜)。KPO由中天公司开发;KPM由明冠公司开发,京都电子开发的一种氟聚合物膜也属于这种类型。中来公司起初开发CPC,后来改做TPC,以最外层的Tedlar作为抗UV层;随后,明冠公司开发的TPM、中天公司开发的TPO也都遵循了同样的理念。

    2021年07期 No.327 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4K]
    [下载次数:8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0 ]
  • 全国电力现货市场试运行分析与新能源发电企业的应对建议

    米晨旭;和军梁;许爽;于仝;

    2017年8月28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并选择8个地区作为电力现货市场第1批试点市场;截至2019年9月,我国首批电力现货市场全部完成结算试运行。在对全国首批电力现货市场的模拟试运行和结算试运行情况展开全面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电力现货市场对新能源发电企业产生的影响,指出了电力现货市场当前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向新能源发电企业提出了几点应对建议。

    2021年07期 No.327 12-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6K]
    [下载次数:9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2 ]
  • 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分析与前景展望

    孙峰;毕文剑;周楷;陈明强;唐娟;童郭凯;王伟;

    针对已经产业化或即将产业化的太阳能热利用技术,重点从太阳能海水淡化,太阳能供热、换热制冷,太阳能热发电,以及太阳能光热与其他新能源联合发电4个方向介绍了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的应用原理和典型应用案例,并对其发展前景和当前存在的问题展开了讨论。

    2021年07期 No.327 2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43K]
    [下载次数:5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44 ]

学术研究

  • 光电建筑工程的关键技术研究

    胡从川;王博渊;刘广东;张昕宇;王聪辉;李博佳;

    建筑领域的节能减碳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一环,而开展光伏发电在建筑场景中的高质量、规模化应用是重要途径。我国光电建筑装机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但当前对于光电建筑工程技术及其相关要求方面的探讨在光伏和建筑这2个行业中相对独立。基于实践和检测工作对光电建筑工程的关键技术进行梳理,可为光电建筑咨询、设计、施工及重点技术环节的验收提供依据。

    2021年07期 No.327 37-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43K]
    [下载次数:4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8 ]
  • 挡板式8通道蛇形流道PEMFC的性能研究

    张智虎;郑明刚;石磊;

    基于提高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的内部传质,增强其排水特性、气体分布特性,达到改善其工作性能的目的,建立了三维、稳态、恒温的8通道蛇形流道PEMFC模型,深入分析与讨论了有、无挡板对PEMFC内部传质的影响,以及挡板的阻塞比及挡板数量对PEMFC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挡板的设计能够提高流道内部局部气体的流速,促进反应气体的输运及液态水的去除,从而提高PEMFC的性能;挡板的阻塞比的增加能够有效改善流道内部的压降,增大液态水的去除效果;随着挡板数量的逐渐增多,产生的局部气体增速区域也随之增多,高气体流速分布逐渐趋于均匀。

    2021年07期 No.327 4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90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3 ]
  • 光伏阵列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研究

    王颖;李国庆;周洁;王梦瑶;宋媛;

    以青海省共和县南部的龙阳峡光伏电站为例,利用多景Landsat影像,结合月降水数据,并采用改进型垂直干旱指数(modified perpendicular drought index,MPDI),判断光伏电站建成前、后光伏阵列覆盖区和不同缓冲区范围内土壤水分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光伏阵列会对这些范围内的土壤水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且距离光伏阵列覆盖区越远,土壤水分受到的影响越小,距离光伏阵列覆盖区1400 m后,土壤水分受到的影响会变得十分微弱。研究结果可为客观评价光伏电站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提供借鉴。

    2021年07期 No.327 5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8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4 ]

技术应用

  • PCA-CLUSTER和EMD-CNN相结合的光伏发电设备故障诊断方法

    裴刘生;周双全;王海峰;赵华鸿;

    针对光伏发电设备的输出特性具有时间序列的特征,提出了一种主成分分析-聚类算法(PCACLUSTER)和经验模态分解-卷积神经网络(EMD-CNN)相结合的光伏发电设备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通过对时间序列进行主成分分析(PCA),从冗余特征中提取主要成分,降低聚类输入维数,再利用K-Means算法对时间序列进行聚类;然后,通过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提取时间序列特征,再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NN)进行训练和分类,并最终判断出光伏发电设备具体的故障类型。实验结果和应用效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实现光伏发电设备的故障诊断。

    2021年07期 No.327 59-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39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2 ]
  • 光伏电站中电缆长度统计的研究

    陈文彬;

    由于光伏电站中使用的电缆种类多且数量多,电缆长度统计成为光伏电站建设初期设计阶段中需要设计人员投入大量精力的环节。提出了一种统计光伏电站中采用的电缆长度的数学模型,可简便、快速计算出实际敷设的电缆长度。该电缆单位长度数学模型引入了矢量直角三角形的概念,通过统计不同斜边夹角下矢量直角三角形中2条直角边的长度和,得出直斜比的值,最终可得到实际光伏电站工程中任意2个设备间实际敷设的电缆的长度;且无论光伏电站总体布置中的光伏场区布置方式是否有方位角,只要确定了斜边夹角,即可通过该数学模型确定2个设备间实际敷设电缆的长度。以实际应用验证了该数学模型的可行性,以期在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阶段帮助设计人员提高设计效率,同时也可供电气设计人员参考借鉴。

    2021年07期 No.327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8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硅片厚度对SE-PERC单晶硅太阳电池制备过程的影响分析

    朱少杰;王贵梅;王玉涛;王德昌;张志敏;

    基于目前主流的选择性发射极-钝化发射极及背接触(SE-PERC)单晶硅太阳电池生产工艺,针对不同硅片厚度在太阳电池制备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分析、验证及优化。研究结果表明,硅片厚度减薄对湿法刻蚀工艺后硅片的减重、硅片背面抛光效果均有显著的不良影响,而且采用管式PECVD工艺沉积的SiNx薄膜的厚度也出现变薄的现象。若太阳电池制备过程中采用薄硅片,则需对湿法刻蚀工艺和管式PECVD工艺进行预先调节,对自动化设备预先做出相应调整,从而可保证产线的顺利运作。

    2021年07期 No.327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6K]
    [下载次数:4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0 ]
  • 太阳能热发电项目熔盐罐基础中陶粒施工质量控制的研究

    刘川;

    熔盐罐泄露已成为当前影响太阳能热发电项目正常运行的重要问题,而熔盐罐基础作为太阳能热发电项目中熔盐储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沉降可能会引起熔盐灌泄露。以中东某太阳能热发电项目熔盐罐基础中陶粒的施工质量控制为研究对象,基于熔盐罐基础中陶粒的施工工艺进行分析,通过引入动态变形模量E_(vd)实现了对陶粒施工的分层量化控制,进一步阐述了熔盐罐基础中陶粒施工的要点和步骤,归纳总结了此类施工的技术要求,并提出了将E_(vd)、静态变形模量E_(v1)(或E_(v2))和E_(v2)/E_(v1)这3个力学指标相结合的"三指标控制法",可以在方便快捷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控制陶粒的施工质量且满足设计要求。研究结果可为太阳能热发电项目熔盐罐基础中陶粒的施工提供有应用价值的参考和经验借鉴。

    2021年07期 No.327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7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 ]
  • 8 MW海上风电机组的施工和安装技术介绍

    李红峰;沈星星;葛中原;方晶;陈金龙;胡海红;

    随着海上风电的迅速发展,海上风电机组的单机容量越来越大,需要更加先进、安全、经济的施工安装技术和设备,施工效率也需要更加高效。结合国内首台完全自主开发的8 MW直驱式海上风电机组的实际施工情况,从安装工程概况、风电机组参数、安装船情况、安装船施工能力、整体施工工艺几方面对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的安装技术进行了介绍,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2021年07期 No.327 80-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47K]
    [下载次数:5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3 ]

  •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团体标准

    <正>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团体标准(简称"学会团体标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和《关于培育和发展团体标准的指导意见》的规定,开展制定、修订及发布。制(修)订范围为: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天然气水合物、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技术、储能。为充分发挥学会桥梁纽带作用,协调各方主体共同参与,形成以快速响应创新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团体标准管理体制。学会于2017年启动了学会团体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制定并出台《学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学会团体标准由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检验认证机构等单位自主提出和广泛参与,学会管理、组织制定并发布实施的推荐性标准,供社会自愿采用。

    2021年07期 No.327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8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