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7)其他正在开发PECVD设备的公司。目前至少有3家公司正在开发PECVD设备产品,分别是北京捷造公司、捷佳伟创公司和迈为公司。北京捷造公司已经开发出1台可用于产业化的链式PECVD设备,并提供给汉能公司进行试验,且得到了不错的反馈。捷佳伟创公司致力于打造制备HJT电池时各个环节所需设备,并试图进行交钥匙解决方案。
2021年03期 No.323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2K] [下载次数:9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7 ] - 江华;
对废弃光伏组件进行回收处理有助于减轻环境负担、缓解资源短缺的压力,且可以保障光伏产业的绿色发展。从全球范围来看,产业化应用废弃光伏组件回收处理技术尚不成熟,目前仅有欧盟建立了针对废弃光伏组件回收处理的完整管理制度。我国对于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已有完善的政策体系,但还未将废弃光伏组件纳入其中。对欧盟关于废弃光伏组件回收处理的相关政策进行了研究,并对我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政策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废弃光伏组件回收处理的政策建议。
2021年03期 No.323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0K] [下载次数:5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0 ] - 上官炫烁;何梓瑜;唐梓彭;张骏;魏超;李岳纯;
自2020年起的未来10年,大规模的光伏组件将要退役,如何经济高效地处理废旧光伏组件将成为一大难题。晶体硅光伏组件中的材料种类较多,也难以分离,而且所得到的回收材料价值不高,低于组件回收的成本。但是,若退役晶体硅光伏组件处理不当,将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极端恶劣的影响。晶体硅光伏组件在土壤中很难降解,如果只是简单的掩埋处理,将会对土壤环境造成破坏,所以回收退役晶体硅光伏组件势在必行。梳理了目前世界范围内回收退役晶体硅光伏组件的技术,并通过不同维度的比较寻求效率高、收益好,并具有发展潜力的退役晶体硅光伏组件回收技术。
2021年03期 No.323 1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1K] [下载次数:1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8 ] - 王磊;吴孙阳;李宗佰;王春成;
以光伏企业精细化管理体系的构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光伏企业进行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光伏企业的实践经验,构建光伏企业精细化管理体系的框架,并对体系框架中的方法论、基础系统、决策系统、运行系统、改进系统和测量分析进行了论述,确认光伏企业精细化管理体系框架的可操作性;同时,以某光伏企业的实践数据为例,验证了所构建的光伏企业精细化管理体系框架的实施效果。
2021年03期 No.323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8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2 ]
- 张凯;黄嘉培;韩会丽;黄健华;梁婉婷;沈大鹏;沈辉;刘仁生;
对在广东省顺德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运行的异质结(HIT)光伏组件、铜铟镓硒(CIGS)薄膜光伏组件、碲化镉(CdTe)薄膜光伏组件这3种不同技术类型的光伏组件的户外发电性能进行了比较,并对这3种光伏组件的功率衰减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截至2019年12月,上述3种光伏组件的户外累计运行时间长达12年,其室内I-V特性的测试结果表明,HIT光伏组件、CIGS薄膜光伏组件、CdTe薄膜光伏组件的年均功率衰减率分别为0.32%、0.84%和1.72%。此外,采用系统能效比(performance ratio,PR)和PVUSA能效评定2种方法对3种光伏组件实证系统的发电性能进行了评估,2种评估方法的结果基本一致,均为HIT光伏组件实证系统的功率衰减最小;而造成CdTe光伏组件实证系统发电量损失较大的主要原因在于CdTe薄膜光伏组件本身的功率衰减。
2021年03期 No.323 25-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0K] [下载次数:4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0 ] - 张智博;
蒸汽发生系统(steam generation system,SGS)是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仿真模拟软件Thermoflex对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的熔盐SGS进行了建模,并基于实际工程数据验证了所搭建模型的准确性。以此为基础,仿真研究了熔盐SGS的换热工质参数(给水温度、主蒸汽温度、主蒸汽压力)对熔盐SGS性能的影响,其中,水侧温度和压力的变化对熔盐侧参数(熔盐流量、熔盐SGS出口的熔盐温度)和换热设备的换热功率均存在较大影响。研究得到的不同换热工质参数对熔盐SGS性能和整个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的影响规律可为熔盐SGS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2021年03期 No.323 3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4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2 ] - 孙建伟;杜琳娟;欧焕飞;张希希;毋瑞琪;
风电机组齿轮箱的磨损微粒主要是铁颗粒,铁颗粒含量的增长趋势能直接反映出风电机组齿轮箱的磨损状态。以Spectro油液光谱分析仪监测风电机组齿轮箱在用齿轮油中的铁元素含量,通过一段时间内铁元素的增加量和风电机组可利用小时数,可计算得到单位可利用小时数下的铁元素增加量ΔQFe;引入可靠性理论研究了ΔQFe的分布规律,并以风电机组齿轮箱在用齿轮油的监测数据为依据,建立基于ΔQFe的齿轮箱磨损阈值模型。在大样本数据的基础上建立的磨损阈值模型能够更准确地分析风电机组齿轮箱的磨损状态趋势,可为风电机组齿轮箱磨损状态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2021年03期 No.323 39-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6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6 ]
- 黄凯;熊玉;
随着全球光伏发电规模的日益扩大,光伏电站中光伏设备的状态监控、故障诊断与故障定位变得日益重要。基于此,介绍了一款可用于光伏电站中光伏设备的智能诊断系统——eHorus智慧云智能诊断系统,通过在云端构建光伏电站的光伏设备运行状态大数据中心,采集并存储包括光伏阵列在内的光伏电站全站光伏设备的实时运行状态数据,建立科学有效的大数据分析模型,实时对光伏电站全站光伏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线上智能巡检,以便及时发现低效设备或故障设备。对于诊断出异常的设备,智能诊断系统自动向光伏电站运维工程师推送报警信息并生成故障缺陷单,光伏电站运维工程师接到报警信息后快速到达故障设备现场,及时进行设备消缺,提高光伏电站全站光伏设备的运行水平。
2021年03期 No.323 4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0K] [下载次数:4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8 ] - 陈清;赵植城;吴丽华;王春林;郭培育;汪四友;
随着光伏组件光电转换效率的提高,以及逆变器单机功率的增大,大型地面光伏电站中光伏方阵容量也从1 MW、1.6 MW、2.5 MW逐渐增大到3.125 MW。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的气候条件为例,对在该地区建设的大型地面光伏电站中光伏方阵容量分别选择3.125 MW和6.25 MW时的经济性及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光伏方阵容量为6.25 MW时,其单瓦造价与光伏方阵容量为3.125 MW时的单瓦造价基本持平,因此在该地区选择6.25 MW光伏方阵容量的优势不明显。
2021年03期 No.323 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8K] [下载次数:4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8 ] - 刘家鼎;
随着光伏发电技术进步,近年来光伏组件价格呈快速下降趋势,于是对早期光伏电站进行大规模的光伏组件扩容翻新有了实质性的经济意义。根据青海地区正在运行的光伏电站的实时监测数据,建立光伏组件-逆变器限电率模型,以度电成本(LCOE)为考核指标,分析在不同扩容工程的工程造价影响下,光伏组件-逆变器容配比(下文简称"容配比")与LCOE的敏感性关系,以确定在运光伏电站扩容后的最佳容配比,为未来光伏电站扩容设计提供指导方法。
2021年03期 No.323 5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8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7 ] - 冯琪;李培伦;刘淑军;
通过理论计算模型推算出在山东省济南市不同月份及不同安装角度时平板太阳能集热器接收的太阳辐照量理论数据,并与实际测量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理论数据与实测数据存在高度的一致性;与安装角度为75°时相比,安装角度为90°时平板太阳能集热器接收的太阳辐照量有所下降;通过对全年不同安装角度下平板太阳能集热器接收的太阳辐照量实测值进行对比发现,5~8月时的差异最为明显,1~3月、11~12月时的差异最小。该研究结论可为不同月份时选择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最佳安装角度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2021年03期 No.323 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4K] [下载次数:3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0 ] - 杨旭;易坤;左超;
目前在光伏电站设计中,光伏组件串联数的计算广泛使用GB 50797-2012或IEC 62548-2016中的计算方式,假定在极端环境低温的情况下对光伏组串的开路电压、最大功率点电压等进行计算,进而确定光伏组件成串数量,即光伏组件串联数。但随着对光伏电站度电成本的要求日益严苛,上述对于计算光伏电站的光伏组件串联数的要求已经偏于保守。最新版的IEC 62738-2018中不再要求采用极端环境低温进行计算,而是允许在数据足够充分的情况下采用限制在日照时间内的年平均最低环境温度进行计算。基于此,依据近期国际超大型项目中光伏电站光伏组件串联数的计算经验,进一步提出了以大量气象数据为基础来预测最低环境温度与太阳辐照度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联合计算光伏组串的开路电压与最大功率点电压,从而确定光伏电站的光伏组件串联数的计算方法。以中东地区某光伏发电项目为例对该优化方法进行验证,计算得到的光伏组件串联数比采用GB 50797-2012或IEC 62548-2016计算时得到的结果多2~4块,结果显示,该优化方法可以显著节省光伏电站的投资,并降低度电成本。
2021年03期 No.323 68-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0K] [下载次数:3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8 ] - 黄楚;张艳杰;
以光伏发电与指纹锁为研究基础,通过实验研究将两者进行结合,然后制作样品并利用仿真使用环境对基于光伏发电供电的指纹锁这一设计的可行性与稳定性进行了论证。结果表明:这类具有光伏发电供电功能与指纹识别功能的密码锁的稳定性良好,在移动设备上或在可接收到太阳光直射的场合使用,能够减少对供电设备的需求,使用更加便捷。
2021年03期 No.323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6K] [下载次数: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5 ] - 黄慧;冯相赛;钱峰伟;张宁宁;
以风电场开发、气候气象等领域对精确、可靠的测风系统的需求为背景,搭建了一套可实现能量自主闭环的智能测风系统,对该智能测风系统所具有的风能信息精确获取与主动识别、风光储多种能源综合利用与能量自主闭环、区域性风能资源数据科学处理与传输等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以期为风电场选址提供科学依据,为其建设提供精确的参考数据。
2021年03期 No.323 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0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