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

solar energy

特别策划

  • 引领可再生能源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专访清华大学教授、青海大学副校长梅生伟

    李鹏;陈一言;

    <正>21世纪以来,受到能源枯竭和环境恶化的双重压力,全球能源发展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可再生能源逐渐取代传统化石能源成为主力电源的趋势已不可逆转。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据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发布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19》显示,2019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7.94亿kW(其中,风电、光伏发电首次同时突破2亿kW),占总装机容量的39.5%;可再生能源年发电量超过2万亿kWh,继续多年高居世界第一。

    2020年11期 No.319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8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8 ]
  • 盐梯度太阳池的关键技术及发展现状综述

    郭永庆;张通;陈来军;司杨;陈晓弢;梅生伟;

    作为一种可实现大规模太阳能热利用的储热技术,盐梯度太阳池受到了国内外能源领域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首先简要介绍了盐梯度太阳池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主要性能评价指标,梳理了影响盐梯度太阳池综合性能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提升盐梯度太阳池性能的技术方向和具体措施,并介绍了盐梯度太阳池的典型应用场景;最后,总结了国内外盐梯度太阳池实验系统和工程应用的发展现状。以期通过对盐梯度太阳池关键技术的现状综述和工程技术的进展介绍,为后续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指导和借鉴。

    2020年11期 No.319 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37K]
    [下载次数:3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5 ]

行业观察

  • 2020年中国光伏技术发展报告——晶体硅太阳电池研究进展(2)

    <正>1.3.5载流子注入退火光衰再生技术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p型晶体硅太阳电池存在光衰(LID)和热辅助光衰(Le TID)现象,这种现象对于p型PERC单晶硅太阳电池而言更加明显。针对这种现象,国内企业普遍采用载流子注入退火工艺对电池进行处理,使电池加速衰退后再恢复,如此一来就减少了电池在出厂后使用时的衰减。目前光伏产业中有2种载流子注入退火工艺,分别为电注入退火和光注入退火。

    2020年11期 No.319 24-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9K]
    [下载次数:15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6 ]
  • 光伏发电参与电力系统调频的研究综述

    汪洋;

    受化石能源的枯竭及环境毁坏的影响,光伏发电并网容量快速增长,而大规模光伏发电并网严重减弱了电力系统的调频能力,加大了电力系统的运行风险。首先阐述了光伏发电大规模并网后,电力系统的动态变化趋势;然后从光伏电站单一调频、综合自动发电控制(AGC)调频2方面进行了调研总结,并对光储联合调频和光伏虚拟同步发电机提高光伏发电调频能力等进行了综述分析。结论表明,储能技术及光伏虚拟同步发电机技术是提高光伏发电调频能力的有效方法,随着储能成本的降低及光伏虚拟同步发电机技术的日益成熟,针对光伏发电参与电力系统调频进行研究将具有更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2020年11期 No.319 3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8K]
    [下载次数:10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0 ]
  • 关于完善风电机组质保模式的思考与建议

    张瑞君;张文忠;

    我国风电行业已快速发展几十年,却一直沿用行业发展初期时的风电机组质保模式。此种模式的主要特征是质保期内风电机组的维护检修与质量保证服务混合,虽然此模式可以有效克服行业发展初期时存在的技术水平和人员不足的问题,但随着行业规模的扩大,当前的风电机组质保模式已经暴露出许多问题,越来越不能适应当前风电行业快速、高质量发展的需求。针对此情况,提出了完善当前质保模式的措施,而且当前风电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从业队伍的壮大也为改进与完善风电机组质保模式提供了可能,维护检修与质量保证服务分离是一种有意义的探索。

    2020年11期 No.319 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9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9 ]

学术研究

  • 户用光伏+储能系统的容量配置及经济性计算方法研究

    蒋建彗;倪志春;陈成锦;蔡霞;钱洪强;胡雷振;余嫦;石刚;曹海波;陆文华;吴镇;

    首先介绍了户用光伏+储能系统的市场现状,分析了此类系统的工作模式,并根据用户的用电需求、项目所在地的电价及补贴政策提出了在3种工作模式时系统的容量配置;最后,对系统的工作模式进行经济性分析,从中选出最优经济性方案。计算过程中简化了系统模型,给出适用于不同电价及补贴政策地区的通用计算方法,方便设计人员进行户用光伏+储能系统的设计与工作模式的选择。

    2020年11期 No.319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7K]
    [下载次数:6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8 ]
  • 风热机组与太阳能热发电耦合系统的性能分析

    孔凡钊;勾昱君;刘雨江;

    根据能量梯级利用原则,提出了一种风热机组与太阳能热发电的耦合系统,利用Simulink软件搭建了该耦合系统仿真平台,并根据系统模型对该耦合系统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风速为6 m/s、太阳辐射强度为800 W/m~2时,风热机组与太阳能热发电耦合系统中风热机组的制热性能系数COP达到了6.233,比单一的风热机组的COP提高了125.83%;耦合系统中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效率达到了42.04%,比单一的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效率提高了12.10%。风热机组与太阳能热发电耦合系统可以有效提升能源的利用效率,是一种新的风能与太阳能热发电互补利用技术。

    2020年11期 No.319 49-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5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5 ]

技术应用

  • 光伏发电系统接入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应用研究

    王振海;陈霞;党敏;韩春白雪;王蓝;张丽;戴朝华;

    在能源互联网发展背景下,近年来逐渐出现将城市轨道交通与光伏发电系统相结合的工程实例。为分析光伏发电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应用的可行性,对光伏发电系统接入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展开了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首先,对光伏发电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中的应用特点和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量估算进行了简要概述;然后,针对光伏发电系统并入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AC35 kV侧,基于MATLAB&Simulink搭建了仿真模型,并对比分析了光伏发电系统接入前、后供电系统的电能质量变化,结果表明,光伏发电系统对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造成的无功及谐波影响较小,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2020年11期 No.319 56-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2K]
    [下载次数:4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36 ]
  • 降低光伏组件最佳安装倾角对光伏发电系统发电量影响的研究

    马庆虎;王珣;白卫刚;张勃;李宪;李晓峰;马丽;

    光伏发电系统采用固定支架运行方式时,一般依据系统所在地的经、纬度,太阳辐射量,气象资料,冬至日的阴影遮挡时间等边界条件计算出光伏组件的最佳安装倾角。研究了在保持总占地面积不变、交流并网功率无要求、满足项目投资内部收益率的情况下,可通过降低光伏组件的最佳安装倾角来增加光伏阵列的直流装机容量,从而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量。

    2020年11期 No.319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1K]
    [下载次数:3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4 ]
  • 平单轴跟踪支架东西向间距的优化研究

    袁炜东;

    以陕西省某光伏电站为例,通过PVsyst软件模拟分析了该光伏电站采用平单轴跟踪支架时,支架东西向间距对光伏电站年发电量的影响及相关的变化趋势。在光伏电站全寿命周期内,对平单轴跟踪支架东西向间距不同时电站的投资总费用和年发电收益进行了计算,采用差额内部收益率法得出了最优的支架东西向间距。此计算方法可为工程建设中平单轴跟踪支架东西向间距的优化提供参考。

    2020年11期 No.319 6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2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5 ]
  • n型TOPCon-PERT双面太阳电池发电特性分析

    汪洋;吕欣;侯少攀;崇峰;

    随着将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TOPCon)技术应用在n型钝化发射极背表面全扩散(PERT)太阳电池上,电池效率得到了进一步提升,n型TOPCon-PERT太阳电池因具有少子寿命高、无光致衰减及功率温度系数小等优点,已成为当前太阳电池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通过对比叠加TOPCon技术前、后n型PERT双面太阳电池的量子效率,并根据p型PERC双面光伏组件、n型PERT双面光伏组件及n型TOPCon-PERT双面光伏组件的户外发电特性及衰减率等实测数据,验证了n型TOPCon-PERT双面太阳电池的发电量增益。

    2020年11期 No.319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3K]
    [下载次数:5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49 ]
  • 影响风电机组基础环与基础混凝土之间锚固性能的因素分析

    周敏;吴继亮;陈加兴;谭争光;

    作为连接风电机组塔筒与基础的核心锚固构件,基础环承受着巨大的弯矩和剪力作用,受力情况十分复杂,其锚固性能是风电机组安全运行的关键因素。影响风电机组基础环与基础混凝土之间锚固性能的因素较多,结合实际工程对影响风电机组基础环与基础混凝土之间锚固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基础环埋置深度和下法兰宽度对基础环的锚固承载力的影响较大,基础环穿孔钢筋的配置和基础环密封防水的优劣也会对基础环的锚固性能造成一定影响。研究结果可对陆上风电机组基础的设计与加固提供指导。

    2020年11期 No.319 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4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1 ]

  • 《太阳能》光电建筑专刊征稿通知

    <正>中国的建筑能耗占全社会能耗的近30%,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为气候相近国家的3倍左右,大力发展建筑节能刻不容缓。而截至2018年底,国内光电建筑市场累计安装容量仅为1.1 GW,市场规模约50亿元,光电建筑在我国的发展、普及程度仍处于较低水平,与快速发展的光伏行业形成鲜明对比。

    2020年11期 No.319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40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 ]
  • 全民抗“疫”——台达参与“健康家 筑安居”联合倡议公益行动四项产品荣获“HiH健康标识(部品)”认证

    <正>全民抗"疫",台达从"住"开始!突来的疫情,大幅增加人们居家休息及办公的时间。为了减少居家健康风险,提高住宅健康性能,台达加入由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住宅科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提出,联合知名行业机构共同发起的,"HiH健康家筑安居"联合倡议公益行动。11月13日,"HiH健康家、筑安居"联合倡议公益行动发布会在成都举办,

    2020年11期 No.319 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10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