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1.3.5载流子注入退火光衰再生技术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p型晶体硅太阳电池存在光衰(LID)和热辅助光衰(Le TID)现象,这种现象对于p型PERC单晶硅太阳电池而言更加明显。针对这种现象,国内企业普遍采用载流子注入退火工艺对电池进行处理,使电池加速衰退后再恢复,如此一来就减少了电池在出厂后使用时的衰减。目前光伏产业中有2种载流子注入退火工艺,分别为电注入退火和光注入退火。
2020年11期 No.319 24-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9K] [下载次数:15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6 ] - 汪洋;
受化石能源的枯竭及环境毁坏的影响,光伏发电并网容量快速增长,而大规模光伏发电并网严重减弱了电力系统的调频能力,加大了电力系统的运行风险。首先阐述了光伏发电大规模并网后,电力系统的动态变化趋势;然后从光伏电站单一调频、综合自动发电控制(AGC)调频2方面进行了调研总结,并对光储联合调频和光伏虚拟同步发电机提高光伏发电调频能力等进行了综述分析。结论表明,储能技术及光伏虚拟同步发电机技术是提高光伏发电调频能力的有效方法,随着储能成本的降低及光伏虚拟同步发电机技术的日益成熟,针对光伏发电参与电力系统调频进行研究将具有更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2020年11期 No.319 3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8K] [下载次数:10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0 ] - 张瑞君;张文忠;
我国风电行业已快速发展几十年,却一直沿用行业发展初期时的风电机组质保模式。此种模式的主要特征是质保期内风电机组的维护检修与质量保证服务混合,虽然此模式可以有效克服行业发展初期时存在的技术水平和人员不足的问题,但随着行业规模的扩大,当前的风电机组质保模式已经暴露出许多问题,越来越不能适应当前风电行业快速、高质量发展的需求。针对此情况,提出了完善当前质保模式的措施,而且当前风电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从业队伍的壮大也为改进与完善风电机组质保模式提供了可能,维护检修与质量保证服务分离是一种有意义的探索。
2020年11期 No.319 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9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9 ]
- 王振海;陈霞;党敏;韩春白雪;王蓝;张丽;戴朝华;
在能源互联网发展背景下,近年来逐渐出现将城市轨道交通与光伏发电系统相结合的工程实例。为分析光伏发电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应用的可行性,对光伏发电系统接入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展开了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首先,对光伏发电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中的应用特点和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量估算进行了简要概述;然后,针对光伏发电系统并入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AC35 kV侧,基于MATLAB&Simulink搭建了仿真模型,并对比分析了光伏发电系统接入前、后供电系统的电能质量变化,结果表明,光伏发电系统对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造成的无功及谐波影响较小,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2020年11期 No.319 56-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2K] [下载次数:4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36 ] - 马庆虎;王珣;白卫刚;张勃;李宪;李晓峰;马丽;
光伏发电系统采用固定支架运行方式时,一般依据系统所在地的经、纬度,太阳辐射量,气象资料,冬至日的阴影遮挡时间等边界条件计算出光伏组件的最佳安装倾角。研究了在保持总占地面积不变、交流并网功率无要求、满足项目投资内部收益率的情况下,可通过降低光伏组件的最佳安装倾角来增加光伏阵列的直流装机容量,从而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量。
2020年11期 No.319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1K] [下载次数:3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4 ] - 袁炜东;
以陕西省某光伏电站为例,通过PVsyst软件模拟分析了该光伏电站采用平单轴跟踪支架时,支架东西向间距对光伏电站年发电量的影响及相关的变化趋势。在光伏电站全寿命周期内,对平单轴跟踪支架东西向间距不同时电站的投资总费用和年发电收益进行了计算,采用差额内部收益率法得出了最优的支架东西向间距。此计算方法可为工程建设中平单轴跟踪支架东西向间距的优化提供参考。
2020年11期 No.319 6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2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5 ] - 汪洋;吕欣;侯少攀;崇峰;
随着将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TOPCon)技术应用在n型钝化发射极背表面全扩散(PERT)太阳电池上,电池效率得到了进一步提升,n型TOPCon-PERT太阳电池因具有少子寿命高、无光致衰减及功率温度系数小等优点,已成为当前太阳电池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通过对比叠加TOPCon技术前、后n型PERT双面太阳电池的量子效率,并根据p型PERC双面光伏组件、n型PERT双面光伏组件及n型TOPCon-PERT双面光伏组件的户外发电特性及衰减率等实测数据,验证了n型TOPCon-PERT双面太阳电池的发电量增益。
2020年11期 No.319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3K] [下载次数:5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49 ] - 周敏;吴继亮;陈加兴;谭争光;
作为连接风电机组塔筒与基础的核心锚固构件,基础环承受着巨大的弯矩和剪力作用,受力情况十分复杂,其锚固性能是风电机组安全运行的关键因素。影响风电机组基础环与基础混凝土之间锚固性能的因素较多,结合实际工程对影响风电机组基础环与基础混凝土之间锚固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基础环埋置深度和下法兰宽度对基础环的锚固承载力的影响较大,基础环穿孔钢筋的配置和基础环密封防水的优劣也会对基础环的锚固性能造成一定影响。研究结果可对陆上风电机组基础的设计与加固提供指导。
2020年11期 No.319 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4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