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飞;谢冀江;张来明;
介绍了聚光光伏系统降低发电成本的原理和光伏聚光器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光伏聚光器的分类方法和工作原理,并详细介绍了几种混合聚光器的性能特点。讨论了设计光伏聚光器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最后介绍了新型聚光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分析了光伏聚光器的发展趋势。
2012年07期 No.195 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6K] [下载次数:4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09 ] - 邵文远;
介绍了一种储水式热水器系统(尤其指太阳能热水器),添加一些设备,满足一开就有热水和防冻的功能,不用电、气等辅助能源,仅消耗少量热能即可完成,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稳定可靠,可作为太阳能热水器系统的配件,替代管道排空和电热伴带技术,对太阳能热水器的推广有较大作用。
2012年07期 No.195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5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1 ] - 高颖;黄志强;
详细介绍了德国太阳能干化的技术基础,通过对比桥式污泥翻滚和点式污泥翻滚装置的不同,分析了这两种翻泥装置的操作方式和用途。同时,提供了太阳能污泥干化处理系统的一些操作经验和外热利用。
2012年07期 No.195 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4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72 ] - 南联建;李朋;
阐述了太阳能烟囱技术的技术原理及研究进展,在国内外大量学者试验研究、理论分析及模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太阳能强化自然通风技术的继续研究提出了相关建议。
2012年07期 No.195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3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9 ] - 王丽霞;王志刚;陈万里;
主要介绍了监控系统在太阳能光伏并网逆变器中的应用。在这个系统中,监控系统和逆变控制器通信,完成相关的数据采集、资料的保存、报警信息的登录,图文并茂显示了逆变器运行参数和实时状态,并通过485或以太网和上位计算机进行远程通讯,实现了整个并网电站的实时监控和调配。
2012年07期 No.195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7 ] - 申少青;杜春旭;王普;郭丽军;
介绍了几种典型计算太阳位置算法,通过分析比较,总结出各种算法的特点。最后,对于不同的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给出推荐算法。
2012年07期 No.195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4K] [下载次数:7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93 ] - 孔宇栋;张严;侯邑平;
介绍了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立式排气台、圆形排气线和长圆形排气线的机械结构特点,通过对3种排气设备的结构对比分析,说明了圆形排气线的优势。
2012年07期 No.195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4 ] - 李启明;郑建涛;徐海卫;刘明义;裴杰;
针对该技术的原理及特点、发展历程、应用现状、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应用前景作了相关介绍。
2012年07期 No.195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6K] [下载次数:1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107 ] - 黄河;
<正>新型管状太阳电池据《科技日报》报道,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和中国厦门大学的科研团队携手研发出一种新技术,将一模一样的二氧化钛纳米棒"种植"在碳纤维上,利用这种简单低廉的材料制造高质量管状太阳电池。新方法与经常使用的溶胶-凝胶法相比
2012年07期 No.195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