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永华;焦青太;
通过建有两个全天候24h监控系统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工程,真实地反映了太阳能热水系统使用中的参数变化,分析了理论计算与实际数据的差别,为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实践依据。
2011年21期 No.185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9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94 ] - 杜春旭;郭丽军;王普;吴玉庭;马重芳;
详细描述了SolTrace的各项功能及使用方法,最后以线性菲涅耳聚光反射系统为例给出具体的应用。
2011年21期 No.185 17-2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76K] [下载次数:6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114 ] - 郭建全;徐凤花;李金;赵忠宝;杜俊杰;
通过低温驯化,以甲烷含量及产气量为研究指标,选育出一组稳定的低温、高效产甲烷复合菌系。14.0±0.5℃培养,15天时甲烷纯度达到63.3%、产气量为139mL,分别较样品提高386.0%和18.7%。SPSS分析表明,温度对产气量及甲烷含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根据回归方程计算得到复合菌系的最适产气温度为13.0~22.0℃。通过对产甲烷活性抑制与恢复性研究,结果表明30℃对复合菌系中的关键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具有不可恢复性,推测复合菌系中的微生物多为专性嗜冷产甲烷古菌。10%为该复合菌系最适接种量,8%为沼气发酵过程复合菌系的最佳底物浓度,且增加底物浓度接近干法水平复合菌系仍然可以完成发酵正常产气。
2011年21期 No.185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5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1 ] - 何莉;姚凤花;龚皓;
介绍了国家标准中太阳能级多晶硅纯度的相关技术要求、太阳能级硅材料纯度分析各种技术的已有标准方法或非标准方法、方法适用范围、方法原理及其各自的特点。
2011年21期 No.185 2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93 ] - 朱明海;杨秀金;李一平;
通过分析太阳能储能用铅酸蓄电池早期失效原因,调整了生产工艺,提出了需采取的相应措施,使电池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2011年21期 No.185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6 ] - 张亮;窦建培;石磊;
结合太阳电池组件的封装层压工艺过程,研制出一种与太阳能电池组件封装新工艺相适合的太阳电池组件层压机。该设备组件的碎片率低,封装效率高且封装效果好、成本低、操作简单方便、运行稳定可靠,可满足小型太阳电池加工企业的要求。
2011年21期 No.185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8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23 ] - 王琼;田春宁;鞠振河;杨文革;殷孝雎;
以高速公路服务区集中式市电互补太阳能系统为例,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集中式市电互补太阳能路灯供电系统的经济技术评估方法以及过程回收期和寿命期回收期的概念,通过与电力路灯相对比的方法计算出集中式市电互补太阳能路灯系统的过程回收期和寿命期内静态及动态回收期,为集中式市电互补光伏照明应用提供了一套可行的技术经济分析方法。
2011年21期 No.185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6 ] - 何海鸿;冯军帅;李松柏;赵亮;
通过对比LED与光敏二极管、CCD参数,选择了其中成本低、高精度的LED作为探测元件设计太阳方位探测仪;着重探讨了LED作为核心元件探测太阳光线的原理。
2011年21期 No.185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7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6 ] - 于海芹;刘海波;俎建立;王建芳;徐兴峰;
针对相关标准建立了一套测试太阳能保证率的评估方法,通过实际测试得出了太阳能保证率长期性能预测公式。
2011年21期 No.185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5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42 ] - 黄河;
<正>提高燃料电池效率的新系统韩国科学家日前表示,他们开发出一个系统,能够将燃料电池的效率提高20%以上。仁济大学金亨万(音)教授率领的小组称,他们已经有效克服了燃料电池全面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瓶颈:水溢出问题。研究小组通过创造一个用来过滤水的特殊"通道"和膜,新的系统可以防止对燃料电池所进行的化学反应的干扰。
2011年21期 No.185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