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储存太阳能的相变材料研究
罗孝学,邹长贞
摘要(Abstract):
太阳能辐射总量尽管很大,但其能流密度低,稳定性差,受时间、地理纬度和海拔高度等自然条件的限制,以及气候等随机因素的影响。另外,太阳能利用装置效率偏低,成本较高。本文针对太阳能相变蓄热技术和相变蓄热材料做了实验研究,发现利用相变蓄热技术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KeyWords): 太阳能储存;相变;蓄热技术;蓄热材料;潜热值
基金项目(Foundation): 钦州学院校级科研项目“一种移动供热式脉动热管相变蓄热器传热性能研究”(2017KYQD210)
作者(Author): 罗孝学,邹长贞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李竞,吴喜平.蓄冷蓄热技术[J].上海节能,2005,(23):11-15.
- [2]张寅平,胡汉平,孔祥冬,等.相变贮能:理论和应用[M].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
- [3]李忠,于少明,杭国培.固-液相变贮能材料的研究进展[J].能源工程,2004,(3):52-55.
- [4]王永川,陈光明,张海峰,等.相变储能材料及其实际应用[J].热力发电,2004,(11):10-13,78.
- [5]胡志培.基于相变材料熔化特性的蓄热装置强化传热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
- [6]方贵银,李辉.复合相变蓄热材料研制及性能分析[J].现代化工,2003,23(12):30-33.
- [7]秦鹏华,杨睿,张寅平.定性相变材料的热性能[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43(6):833-835.
- [8]何国新.八水氢氧化钡合成工艺研究[J].四川化工,2013,(5):7-8.
- [9]盛强,邢玉明,王泽.泡沫金属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与性能分析[J].化工学报,2013,(10):3565-3570.
- [10]华维三,章学来,丁锦宏,等.复合蓄热式水箱的设计及蓄放热研究[J].建筑节能,2016,(11):108-113.
- [11]毛发,章学来,丁磊,等.热管式相变储能系统蓄/放热性能试验[J].热力发电,2016,(11):48-53.
- [12]Zhang Y,Faghri A.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in latent heat thermal energy storage system by using an external radial finned tube[J].Journal of Enhanced Heat Transfer,1996,3(2):119-127.
- [13]Lacroix M.Study of the heat transfer behavior of a latent heat thermal energy storage unit with a finned tub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1993,36(8):2083-2092.
- [14]陈俊.相变蓄热技术的数值模拟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07.
- [15]陶文铨.数值传热学[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 [16]方铭.相变储热系统传热强化理论与实验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6.
- [17]盛强,邢玉明,罗恒.八水氢氧化钡相变材料储热性能实验[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4,40(5):635-638.
- [18]黄永平.多孔介质的分形描述及其流动与传热特性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6.
- [19]张黎.储能式黑液太阳能集热系统的性能研究[D].广州:广东工业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