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青藏高原地区的风光柴互补能源系统的优化设计OPTIMAL DESIGN OF WIND-PV-DIESEL HYBRID ENERGY SYSTEM SUITABLE FOR QINGHAI-TIBET PLATEAU
郭进,陆运章,张佳亮,马一山,王一达,刘松,谢锋
摘要(Abstract):
为研制出更适用于青藏高原地区的风光柴互补能源系统(下文简称为"青藏高原风光柴互补能源系统"),通过对青藏高原地区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对蓄电池组进行热模拟、对能量控制进行仿真,以及对光伏组件安装倾角、蓄电池组的温度控制、能源控制、能源管理策略进行优化设计等方式,使青藏高原风光柴互补能源系统更适应青藏高原的高海拔、低温、低气压等恶劣环境,并使其具有性能稳定、能源利用效率高的特性。将青藏高原风光柴互补能源系统的优化设计结果应用到实际工程项目中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青藏高原风光柴互补能源系统具有良好的资源利用率与稳定性。
关键词(KeyWords): 风光柴互补;能源系统;青藏高原;能源控制;能源管理策略;优化设计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B1503005,2020YFE0203100);; 湖南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2019WK2011)
作者(Author): 郭进,陆运章,张佳亮,马一山,王一达,刘松,谢锋
DOI: 10.19911/j.1003-0417.tyn20201022.03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张计科,王生铁.独立运行风光互补发电系统能量优化管理协调控制策略[J].太阳能学报, 2017, 38(10):2894-2903.
- [2]王俊乐,洛松泽仁,李俊杰.西藏地区光伏户用系统应用现状及建议[J].太阳能, 2017(8):77-79.
- [3]许昌,李旻,田蔷蔷,等.海岛风柴蓄发电功率分配方法与运行预测[J].可再生能源, 2013, 31(2):43-47.
- [4]朱美玲,王熙,朱云霞,等.离网光伏电站的优化设计及工程应用[J].机械与电子, 2016, 34(10):65-68.
- [5]张子抿,冯宾春.风光互补新能源发电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风能, 2015(9):60-64.
- [6]买西热夫,王琪.风光油、光油基站一体化独立供电系统研究与运营分析[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11(3):56-58.
- [7]周雳.高原地区扶贫示范性分布式风光互补能源系统配置[J].智库时代, 2018(38):162-164.
- [8]王炳忠.太阳辐射计算讲座第一讲太阳能中天文参数的计算[J].太阳能, 1999(2):3-5.
- [9]谢鹏,麻硕,党红文. X射线荧光光谱仪恒温控制模块设计[J].自动化与仪表, 2014(7):14-17.
- [10]王琦,孙洁,汤奕.风光柴储联合发电系统智能控制策略研究[J].电气应用, 2012, 31(24):96-100.
- [11]缪仁豪,由世俊,张欢,等.海岛生活舱风光柴互补发电系统优化设计[J].太阳能学报, 2018, 39(8):2147-2154.
- [12]张志杰,李茂德.锂离子电池内阻变化对电池温升影响分析[J].电源技术研究与设计, 2010, 134(2):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