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屋顶工程技术与应用(下)
何水清,何劲波
摘要(Abstract):
<正>采用这种结构设计完成的屋顶电站使太阳能发电方阵作为建筑屋顶与建筑本体同寿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光伏建筑一体化"。值得注意的是在采用该方式申报获批的"2012年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中,却不合理地把该技术定性为支架安装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种以建筑物为载体的用户侧并网太阳能发电模式具有显著的"三零"特性:"零"土地使用、"零"距离输电、用电黄金时段的"零"排放发电,完全符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科学发展观,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低碳经济的有效技术手段,是城
关键词(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何水清,何劲波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何水清.节能住宅方面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 [2]何水清,何劲波,毛希元.利用太阳能改善住宅热环境[J].太阳能,2012,(11):50-54.
- [3]张俊林,程忠江.点式玻璃幕墙之特殊形式——玻璃采光顶的质量控制[J].门窗,2009,(12):53-55.
- [4]李博.低层太阳能建筑设计策略与技术[J].太阳能,2007,(11):35-41.
- [5]邱童,徐强,洪崇恩,等.上海太阳能光伏一体化屋面应用现状与技术[J].太阳能,2013,(9):49-53.
- [6]余国光,赵膑,王恩政.太阳能发电与建筑一体化现状剖析与技术[J].太阳能,2012,(19):50-54.